- · 《石油学报》期刊栏目设[04/29]
- · 石油学报版面费是多少[04/29]
- · 《石油学报》投稿方式[04/29]
- · 《石油学报》数据库收录[04/29]
能源暗战,全球石油议价权争夺62年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俄乌冲突升级后,美国的两个做法,让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国家感到后怕: 这七家公司中,有五家是美国公司,毫不夸张地讲,凭借着这几家公司,美国掌控了那时的石油议价权。 过
俄乌冲突升级后,美国的两个做法,让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国家感到后怕:
这七家公司中,有五家是美国公司,毫不夸张地讲,凭借着这几家公司,美国掌控了那时的石油议价权。
过去几个月,拜登政府通过拉拢、施压等方式,要求“欧佩克+”中的产油国增产。为此,7月中旬,拜登还出访了中东地区。
但这份合作框架中,藏着美国争夺石油议价权的算计——在合作计划中,沙特阿拉伯还需要做出两个保证:
1960年,沙特阿拉伯、伊朗、伊拉克、科威特和委内瑞拉决定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(欧佩克)。
美国政府愿意出兵保护沙特阿拉伯及其油田;
此次欧佩克国家的反击,就是最好的印证。
也正是这件事,给全球石油议价权的第三次争夺,埋下了伏笔。
而沙特阿拉伯愿意将赚到的美元再投回美国,也很好理解。
而这项计划,也开启了石油议价权的第二轮争夺。这一轮争夺中,美国设计了两套制度。
这一协议能达成,是因为在当时的全球产业分工中,沙特与美国的需求是互补的——美国是为数不多的,甚至是当时仅有的能够满足沙特高端消费、投资需要的国家。
在美国国内汽油价格下跌时,拜登还在社交媒体上吹嘘此事,得意之情溢于言表。
这时,华尔街释放的消息、美联储的货币政策、美国金融市场的风吹草动,都可以影响石油价格——相比于欧佩克国家通过增产或减产影响石油价格的方式,美国的手段,无疑要更多些。
很显然,欧佩克国家也意识到这一点。以沙特为代表的欧佩克国家开始抛售美债,“石油美元体系”,出现裂痕。
在欧佩克成员国的集体行动下,原油价格从每桶不到3美元,涨到了超过13美元。
沙特阿拉伯是“欧佩克+”的主要成员国,也是此前拜登政府一直拉拢增产的对象。
王震告诉谭主,当时的石油价格叫“牌价”,完全受跨国石油公司控制。
这两套制度,开启了石油议价权转移的进程。美国想要掌控石油议价权,还需要再做一件事。
石油议价的中心,从中东的波斯湾,逐渐向纽约商品交易所转移。
美国妄图让国际规则与客观的市场规律,完全为美国的利益与地缘政治目的服务。为了实现这样的图谋,美国设计了各种套路,也埋下了各种伏笔。
在美国的推动下,上世纪80年代,纽约商品交易所的轻质原油期货(WTI)价格成为原油交易市场的基准价格。
但随后,美国政府开始放松金融管制,鼓励金融创新,越来越多的美国金融机构都直接参与到原油期货的交易中来。
这也让美国感受到了失去石油议价权的窘态。但美国人,怎么会善罢甘休。就在禁运后没多久,时任美国财政部长就带着一项合作计划来到沙特阿拉伯。
保证只以美元进行石油交易;
但当“欧佩克+”减产的消息一出,当周,国际油价创下了今年3月以来最大单周涨幅。
事实上,早在半个世纪前,沙特阿拉伯就在石油问题上,和美国针锋相对过。
美国做的这件事,就是让更多的美国金融机构参与到原油期货的交易当中。
而这,只是美国失去的开始。
而美元与石油交易绑定,等于美国用石油给自己的货币背书,石油给美元提供了很强的支撑——布雷顿森林体系破灭后,石油美元又重新给美元主导国际货币体系提供了基础。
1973年,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国家就对美国实施了石油禁运。
这种依赖,促使美国加大对中东石油的控制。石油公司,成了控制的途径。
中东的复杂局势,让安全问题成为沙特最为在意的事情之一。而美国这项合作计划,大概涵盖了这些内容:
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院长王震告诉谭主,20世纪30年代时,美国掌控着全球多数的石油生产。二战后,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带动石油消费激增,美国从一个石油出口国转变为一个石油进口国,石油议价中心从墨西哥湾转变为波斯湾,这也加大了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。
美国政府会确保沙特阿拉伯不受以色列等国入侵。
“欧佩克+”宣布减产后,恼羞成怒的美国政府将矛头对准了沙特阿拉伯,称要让沙特阿拉伯付出代价。
油价大涨不仅引发了美国公众对政府的强烈不满。与此同时,石油供应紧张也极大影响了美国国内经济的发展。
他们要与西方分道扬镳了。
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告诉谭主,
文章来源:《石油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syxbqks.cn/zonghexinwen/2022/1021/1297.html
上一篇:美军出动92辆车盗运叙利亚小麦石油 频繁掠夺资
下一篇:壳牌(SHEL.US)尼日利亚石油码头在中断10周后恢复出